發表文章

36萬公里 - 大保養篇

圖片
即將屆滿36萬公里,也就是第九次的大保養,重點就在於檢視所有必須更換的零件是否該汰換,當然也順便做了一點小更動 底下整理了一些重點,一般保養會換的東西就不贅述。 1.火星塞。真的要記得檢查,之前買了KADO牌火星塞真的很好用,因為只剩下最後一組一直用到現在捨不得換。 2.清理節氣門。台灣的空氣品質很差,節氣門跟高流量濾心一定要記得常常清洗。 3.正時調整器。1.2的正時調整器雖然構造比HGT的簡單很多,但是仍有個彈簧機制保留一個彈性空間讓汽門可以類似墮輪一般的調節。會不會安裝的店家差異就在於裝上去之後是否能讓這個調整機構正常運作,我的就是在拆下來之後發現之前大保養的店家並沒有正確安裝導致高低轉有些許的異常。 4.噴油嘴清洗。這個應該要列為大保養項目,噴油嘴的流量跟壓力是很重要的,噴油效率是直接影響馬力跟油耗的。 5.加裝機油冷卻器。對小馬力的車來說,轉速常常就會用到5000RPM,降溫的效率自然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但我選擇小成本的方式,用了PUNTO GT的原廠(中古)油冷,好處是體積夠小,不太需要另外找空間來安裝。 6.之前裝的DEFI DIGITAL DISPLAY被我手賤燒掉之後,這次換上Top-Gauge的四合一(油溫/油壓/水溫/電壓),並且安裝在左側冷氣口。雖然我喜歡指針式儀表,但是我不喜歡把儀表裝在太顯眼的地方,通常是被安裝在中控台中央音響(或置物盒)的位置,但是我想放在一個比較低調的位置,只好犧牲一個冷氣口。不過放在這位置的缺點就是反光非常嚴重.......... 7.前下防傾桿。原廠便有配置前下防傾桿,原則上這東西不會壞,但是為了想要更換下面四個固定橡皮,尋遍廠商無人訂做,由於這次換上田中央黃老闆團購的訂做品,四個橡皮也不怕沒得訂做了(因為已經開模),雖然後我事後發現..............我只要訂全新原廠防傾桿就會附上四個全新橡皮了........價格還比較便宜..............囧 8.手剎車握把。這個是我很久很久以前就想要換的,但是因為PUNTO的有點棘手,無法隨便在汽車百貨買到適用的,因為他的骨架是方形,握把內徑要比較大才能夠裝得下去,市面上所知,只有NOVITEC/MOMO/ISSOTA確定可以順利安裝,而NOV...

忍辱負重太魯閣

圖片
自從上週去合歡山有點吃力的經驗以後,不得不覺得自己的車跟人都年事已大,力不從心了 除了變速箱跟跟引擎的出路感到不足外,上坡時造成水溫突破1/2指標,讓我有點喪失信心 中午從台中出發到台北,自己一人及一些設備,開著冷氣,加滿油出發。 這週抱這些疑慮前往太魯閣,其實心情有點忐忑不安,惟恐半路顧路。 車上載滿三人+露營用具的情況讓後面的避震器幾乎是到了極限,遇到坑洞已經沒有多少緩衝能力,所幸整趟旅程下來並沒有遇到其他預料之外的狀況。 到台北接了哈利二人,滿載的露營行李,經過還算順暢的雪隧及蘇花 下午抵達太魯閣合流露營區 這次的滿載旅程意外的讓我突破以往的油耗記錄,油表還沒貼底竟然就跑出超過600km的狀況,雖然很久沒有這樣測試,但還記得以前每次要刻意省油總是很難突破600km的關卡,謝謝這位15歲的老白又再次順利的讓我完成旅途

Car Key 晶片鑰匙 part I

圖片
當初加入這個遙控器就是想要減少鑰匙上面齒痕的磨損 由於原廠鑰匙齒痕還是有點年紀,原廠鑰匙又太貴,只好找店家重新打製一副並且移植晶片加上整合遙控器 後來測試還發現了打鑰匙還得要注意,不夠精確是沒辦法開電門的,上圖為正常鑰匙插入 上圖之鑰匙可開門,卻開不了電門,可看到鑰匙插入後,靠近中心的機制並沒有凹陷,表示鑰匙判斷失敗。 最後我選擇了質感較好的Bently Look折疊鑰匙 雖然這樣有換新車的感覺(自爽),但是似乎仍然沒有達到減少鑰匙磨損的效果,加上這種鑰匙插在上面行駛時,仍會因為震動發出些許異音 而且減少鑰匙磨損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鑰匙插在車上的時候,盡量不要外掛太多物品(鑰匙圈),所以後需還有其他想法想繼續改進.....

A Little Change, A Little Dreams Comes True.

圖片
上個月發生了一點小小的事故,停紅綠燈時被後車給推撞了一下 男人,總是會找個藉口讓自己升級 因此.........就這樣順便動了點小手術 Part I:保桿 既然前後保桿都受損了,那麼當然就是要換一組新的囉 前保,台灣製造,A牌樣式 後保,Mk2b(也就是後期Punto,台灣並未代理上市)原廠後保 Part II:MSD考耳 畢竟是一台13年31萬公里的老車,就抱著換新考耳的心態,換上了美國MSD的考耳 這組考耳並不是真正競技用的放大點火只能算是原廠考耳的進階版,本身並沒有提高考耳的電壓或功率,只是提供較迅速的點火反應 Part III:PowerFlex 原本的三腳架上面共有兩組橡皮襯墊可以更換,較大的那組在新三腳架裝上車之前就已經請南部廠商換成優力膠版本。 所以這次是換上了小的襯套。 這樣一來,車頭部分能換成優力膠的橡皮都換掉了。 Part IV:DEFI Digital Display 買了好久的DEFI,這次順便裝了上去,之前遇到的機油轉接座問題一併解決 以下是這次施工時,遇到的一些困難 1.後保 先介紹一下這是三種原廠形式保桿,由左至右分別是Abarth、Mk2b、Mk2a Mk2a與2b之間大致上只是單純的Facelft,車頭的差異比較大,但沒想到後保在安裝時發現內鐵的距離不一樣,mk2b的內鐵較短,只好請師父重新切焊內鐵的腳座才得以順利安裝 在安裝保桿之後,原本排氣管的位置有配合保桿挖洞而上提,位置上並不適合新的保桿,要不就是重新校正排氣管位置,要不就是換排氣管 經過一些考量以及參考網路上的改裝照片,讓我對於車尾想完整保留這隻保桿的想法就越趨強烈。 最後決定先換回原廠形式(不露出尾飾管) 2.煞車力道分配器 由於台灣販售的1.2ELX並沒有配置ABS/TCS,但是卻有一組力道分配器於後拖曳臂上,他很單純的槓桿原理用後座高低來判斷是否成載重物來分配煞車力道 由於改了後避震器,這分配器的效果實在沒啥差異,上面的槓桿彈簧又常常失蹤(失蹤過兩次),所以後來乾脆用束帶將其開到最大煞車分配。 這次,則是直接動手術將這個裝置給移除了! 3.機油轉接座 原廠機油濾心的位置平行於引擎,兩者之間的空隙太小讓我無法安裝一般的轉接座 幸好原廠很貼心...

扭矩方向機的祕密

圖片
你的方向機就是這樣壞掉的....... Fiat Punot MK2的動力方向盤分為: 1.方向機柱 2.動力輔助電動馬達 3.扭矩感應器(照片中的裝置) 4.方向盤電腦(負責回饋力道) 扭矩感應器負責感應旋轉角度、力道、速度,回饋給電腦告 知馬達應該如何回饋力道 而電腦一旦感應到任何數據不正確就會停止馬達的運作來避 免更嚴重的後果 此時不但沒有動力輔助之外,方向盤還得吃下電動馬達的阻 力,從齒輪結構來看,若在喪失動力輔助的情況下繼續行駛 可能導致加速齒輪的磨損 馬達的問題大多出在繼電器身上,這個型號的繼電器不容易購得,但是只要更新繼電器就能解決算是小問題,若是馬達內部碳刷老化等問題交給專業翻修馬達的店家即可。 扭矩感應器的問題比較複雜  馬達與方向機柱之間靠尺盤互相連結,如果塑膠尺盤發生缺牙便會角度感應上的錯誤而產生故障訊號。 扭矩感應器透過金屬片跟針腳來感應角度等數據 金屬片或針腳一旦有剝落、斷腳等現象便會造成感應不良、數據錯誤而導致故障(停止動力輔助)